我國城市污水的治理在“十三五”期間獲得了快速的發展,至“十三五”結束,城市污水處理率已達到97.53%,污水廠處理能力提升至19267×104m3/d,較“十二五”末增長了37.2%。但在滿足處理水量不斷提升的同時,市政污水處理也面臨新的挑戰:①排放標準應按需提高。自2008年開始,國內污水廠陸續完成了一級A提標改造工作;隨著《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》、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》等國家政策陸續發布,為進一步提高水環境質量,出水排入敏感水域的污水廠仍需在一級A標準基礎上,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效率,氮磷等營養元素指標需向地表IV類、地表III類水靠攏;②活性污泥法抗逆性差?;钚晕勰喾ㄈ允俏覈鬯幚淼闹髁鞴に?,但我國幅員遼闊,水質地理差異較大。在應對低溫、強沖擊、高鹽等特殊水質條件下,活性污泥法抗逆性較弱,影響出水水質穩定性;同時污泥膨脹也是困擾活性污泥法的百年難題,一直未得到妥善解決,各污水廠季節性污泥膨脹常有發生,威脅運營安全性;③汛期面臨水量沖擊。我國管網建設仍不完善,雨污合流問題普遍存在,導致了污水廠在汛期面臨強水量沖擊的問題;此外,近些年開展了強弱項、補短板等專項行動,部分污水廠水量大幅度提高,這些均影響了水廠的運行穩定性;④污水廠新、改、擴建面臨用地窘境。城市的快速發展致使污水廠用地矛盾突出,污水廠新、改、擴建面臨缺地的難題。
|